所述到达光电池上的太阳光可以是经聚光器聚焦反射后而产生的或者由聚光透镜聚焦后而产生的。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电池,在光电池上具有输出导线,光电池设置于透明的冷却液中。所述的光电池和冷却液需设置于箱体中,箱体上至少包括一个供太阳光通过以到达光电池的透明部分。所述的箱体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所述的透明部分是一个透明窗。在所述的箱体上具有散热结构。所述的散热结构可以是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平行或接近伸展叶片。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还可以包括反射式聚光器,太阳光经聚光器聚焦反射后通过所述的透明冷却液而到达光电池上。本发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还可以包括透射式聚光器,太阳光经聚光器透射聚焦后到达光电池上。所述的透明窗可以是由聚光透镜构成的。正和铝业为您提供光伏液冷,欢迎您的来电!江苏电池光伏液冷
1.2.2 表面式冷却 表面式冷却是指通过喷淋等设备将冷却介质喷洒在光伏板表面,或直接将光伏板表面与冷却介质相接触,并利用冷却介质与光伏板之间形成的对流传热带走光伏板表面热量的散热方式。表面式液冷中水膜的存在不仅可以去除电池表面的杂质,理论上还可减少 2%~3.6%的反射损失。 WANG 等对光伏-光催化混合水处理系统SOLWAT 进行了实验研究,SOLWAT 系统使用废水流过光伏表面,利用太阳光催化技术处理污水的同时冷却光伏组件,其系统原理图如图2 所示,实验结果显示,SOLWAT 系统光伏组件的温度与参比系统相比降低了 20℃左右,但组件的最大短路电流和最大输出功率均小于参比系统,其主要原因在于流道液体对光谱的吸收占主导作用。JIN 等对光伏-太阳能水杀菌混合系统 PV-SODIS 进行了实验研究,PV-SODIS 系统包括聚光、非聚光和参考三组光伏组件,如图3 所示,结果显示,不带聚光的电池组件温度与参考组件温度相差15℃,带聚光的电池组件温度也不高于参考组件温度,且最大输出功率与短路电流也均大于参考组件。创新光伏液冷批发正和铝业致力于提供光伏液冷,有想法的不要错过哦!
在水流和表面蒸发的双重作用下,文献中的电池运行温度降低了 22℃,扣除水泵耗能,输出功率净增长了 8%~9%,而文献中电池最高温度也由 60℃降低至 37℃,转化效率净提升了3.09%。GAUR 等则研究了表面冷却中流量对冷却效果的影响,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大,PV 模块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及电效率均不断增长,当流量由0.001kg/s 增至 0.85kg/s 时,对流传热系数及电效率分别由 14.2W/m2·K 和 7%增至 413W/m2·K 和7.45%,当流量超过 40g/s 时系统效率增加缓慢,因此,表面式冷却中增大流量对提高对流传热系数与系统发电效率之间需要取流量,从而达到系统性 能得到优 化的同时 保证其经 济性。 ABDELRAHMAN 等对比分析了表面喷淋冷却、背面直接接触冷却及同时采用两种冷却方式时的PV 模块性能,实验中 3 种冷却方式下电池温度分别下降了 16℃、18℃和 25℃,输出功率分别提升22%、29.8%和 35%。
其特点是这一装置将聚光器9、光电转换器以及液体冷却系统结合在一起,太阳光1直接经由接收器上面聚光透镜9聚焦,进一步通过透明冷却液体4到达光电池5上。图3和图4所示的装置中,采用透镜聚焦方式将太阳光1通过透射聚光器8或9聚光,通过与图2相似的接收器将太阳光转换成电。接收器上面的聚光镜8或9可以是通常的柱面透镜或球面透镜,也可以是柱面或球面费涅耳(Fresnel)透镜。聚光透镜8或9的大小和形状依接收器的大小和形状而定,可以做成条形、方形、圆形或其它任何与接收器相配套的形状。接收器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接收器可以单个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并联或串联组合使用。组合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正和铝业是一家专业提供光伏液冷的公司,欢迎新老客户来电!
众所周知,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与自身的运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效率越低。研究数据表明:电池温度每上升 1℃,晶硅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就会下降约0.4%,非晶硅电池大约会下降 0.1%。另外,电池在达到其运行温度上限后,电池温度每上升 10℃,晶硅电池的老化速率将增加一倍。运行温度是光伏系统设计时需重点考虑的参数之一,电池生产厂家一般会给出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若温度超出给定范围,将对电池同时造成短期损伤(效率下降)和长期损伤(不可逆损伤)。正和铝业致力于提供光伏液冷,有需求可以来电咨询!湖北耐高温光伏液冷加工
光伏液冷的大概费用大概是多少?江苏电池光伏液冷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采用相变材料(PCM)冷却光伏板电池的相关研究,而相变材料冷却指的是通过相变材料在可逆等温过程中相变潜热交替的吸收和释放冷却电池,并将电池温度维持在熔点温度附近的散热技术。MA等从系统设计、性能评估、材料选择、强化传热及数值模拟等角度对PV-PCMs技术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总结。HUANG等对PV-PCMs系统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相变材料传热系数较低和放热较慢的问题应得到重视和解决。为此,研究人员提出利用肋片强化相变材料的传热并缩短热调控周期方法,使电池温降超过了30℃。江苏电池光伏液冷